摘要: 本文旨在深入剖析初中古诗阅读能力的层级划分,并探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策略。通过对初中古诗教学现状的分析,阐述了不同能力层级在知识、理解、鉴赏与创造方面的要求,进而提出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包括基础积累、情境创设、比较阅读与创作实践等,以期为初中古诗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提升学生的古诗阅读素养。
一、引言
古诗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然而,当前初中古诗教学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停留在表面、难以深入体会诗歌意境与情感等。为了提高初中古诗教学的有效性,有必要对学生的古诗阅读能力层级进行清晰的界定,并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
二、初中古诗阅读能力层级
(一)知识识记层级
这是初中古诗阅读的基础层级。学生需要掌握古诗中的基本文学常识,如作者生平、朝代、诗歌体裁等。同时,要能够准确认读、书写古诗中的生字词,理解字词的基本含义,包括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现象。例如,在学习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时,学生要知道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左迁” 表示降职,“杨花”“子规” 等意象的常规意义。
(二)理解感悟层级
此层级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古诗的字面意思,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和情节发展脉络。学生要能通过对诗句的翻译,理解诗人所描绘的景象、人物形象以及事件。进一步地,要能够体会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情感,如思乡之情、离别之愁、爱国情怀等。以杜甫的《春望》为例,学生要理解诗中描绘的长安沦陷后的破败景象,感受到诗人因国家动荡、亲人离散而产生的深沉悲痛与忧国忧民的情感。
(三)鉴赏评价层级
鉴赏评价能力是在理解感悟基础上的提升。学生要能够对古诗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包括诗歌的意象运用、意境营造、表现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等写作手法)以及诗歌的语言风格(如雄浑壮阔、清新自然、婉约细腻等)。例如,在赏析王维的《山居秋暝》时,学生要能指出诗中 “明月”“松”“清泉”“石” 等意象组合营造出的清幽宁静的意境,以及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所运用的动静结合手法的妙处,并对诗歌清新淡雅的语言风格有一定的感悟。
(四)创造迁移层级
这是初中古诗阅读能力的较高层级。学生能够在深入理解和鉴赏古诗的基础上,将诗歌中的元素进行迁移运用,如模仿古诗的形式进行创作,或者在自己的写作中借鉴古诗的意象、意境、表现手法等,以丰富自己的文学表达。同时,能够对不同古诗进行比较、整合,形成自己对古诗文化内涵更深入、更系统的理解,并能将古诗所蕴含的精神品质、文化价值等运用到生活实践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三、初中古诗教学策略
(一)知识识记层级教学策略
多样化诵读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诵读,如范读、自由读、齐读、配乐读等。在诵读过程中,强调字音、节奏和韵律,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加深对字词的记忆和对诗歌整体的感知。例如,在教授《观沧海》时,教师先进行富有激情的范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豪迈气势,然后引导学生划分节奏诵读,如 “东临 / 碣石,以观 / 沧海”。
趣味知识竞赛
开展古诗知识竞赛活动,内容涵盖作者、朝代、诗句默写、字词解释等。通过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促使学生主动去记忆古诗知识。比如,可以将班级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抢答竞赛,对表现优秀的小组给予奖励。
(二)理解感悟层级教学策略
情境教学法
教师利用多媒体资源,如图片、视频、音频等为学生创设与古诗内容相符的情境。例如,在教学《钱塘湖春行》时,播放西湖春天美景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诗中所描绘的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的景象,从而更好地理解诗人对西湖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
问题引导
教师根据古诗内容设计一系列有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诗歌。如在教授《过零丁洋》时,先提问 “诗中描述了诗人怎样的经历?” 让学生梳理诗歌的基本情节,再提问 “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诗人的爱国情怀和坚贞气节?” 促使学生深入思考诗歌的情感内涵。
(三)鉴赏评价层级教学策略
比较阅读
选取同一诗人不同时期或不同诗人相似主题、风格的古诗进行比较阅读。例如,将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与《早发白帝城》比较,分析两首诗在表现手法、意境营造和情感表达上的异同,让学生在对比中更深刻地体会李白诗歌豪放飘逸的风格特点。也可以将杜甫的《登高》与《春望》比较,探究杜甫在不同情境下忧国忧民情感的不同表达方式以及诗歌艺术特色的差异。
小组合作探究
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某一首古诗的艺术特色进行探究讨论。每个小组确定一个探究主题,如 “《赤壁》中典故运用的作用”“《泊秦淮》的语言特色分析” 等。小组成员通过查阅资料、交流讨论,形成自己的见解,并在班级中进行汇报展示。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和点评,引导学生深入鉴赏古诗。
(四)创造迁移层级教学策略
古诗仿写
教师引导学生模仿所学古诗的形式、结构、韵律等进行创作。比如,在学习了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后,让学生模仿其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的句式,创作一首描写秋天景色的小令。通过仿写,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古诗的创作技巧,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文化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开展与古诗相关的文化实践活动,如古诗朗诵会、古诗手抄报比赛、古诗文化讲座等。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不仅能够展示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和创作成果,还能进一步感受古诗文化的魅力,将古诗中的文化内涵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提升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例如,在古诗朗诵会上,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古诗进行朗诵表演,在朗诵过程中加入自己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和表达,同时配以合适的音乐和动作,使古诗朗诵更具感染力。
四、结论
初中古诗阅读能力层级是一个逐步提升的体系,从知识识记到理解感悟,再到鉴赏评价和创造迁移。与之对应的教学策略应根据不同层级的要求进行设计和实施。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活动,能够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古诗阅读能力,使学生在感受古诗魅力的同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创新,灵活运用这些教学策略,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初中古诗教学焕发出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