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关注教师教到关注学生学
听评课的焦点更多地放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上。要观察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被激发,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探究活动等。例如,在一节英语课上,听评课者要关注学生是否主动开口说英语,在小组对话练习中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的词汇和语法进行有效的交流。
同时,还要分析学生的学习成果,包括知识的掌握程度、能力的提升情况以及情感态度的发展。例如,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课后测试成绩等多方面来综合评估学生在这节英语课上是否提高了英语听说读写综合能力,是否增强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从注重教学内容到注重教学情境创设
在课程 3.0 时代,听评课者更加关注教师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一个好的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例如,在物理课上,教师创设了一个 “过山车” 的情境来讲解机械能守恒定律,听评课者就要评估这个情境是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是否能够引导学生将物理知识运用到实际情境中去。
此外,教学情境的创设还要考虑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比如,在小学科学课上,教师用童话故事的形式创设教学情境来讲解动物的习性,听评课者要判断这种情境是否适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是否有助于他们轻松愉快地学习科学知识。
从主观评价到基于数据的客观评价
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听评课可以借助更多的数据来源。例如,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可以获取学生的学习轨迹数据,如学生观看教学视频的时长、答题的正确率、参与讨论的频率等。听评课者可以依据这些数据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价。
在信息技术课上,如果要评价一个项目式学习的教学效果,听评课者可以通过学生在项目过程中的代码编写记录、小组协作中的交流数据等,准确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展和贡献,从而做出更科学、客观的评价,而不是仅凭主观印象判断学生在项目中的表现。
从个体评价到多元主体评价
课程 3.0 时代的听评课不再仅仅是教育专家或学校领导的特权,而是鼓励多元主体参与。除了教师同行之间的互评外,还包括学生的评价和家长的参与。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他们对课堂教学有着最直接的感受。例如,学生可以评价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有趣、是否能够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等。家长也可以从孩子在家中的学习态度、学习收获等方面提供反馈。多元主体的评价能够提供更全面、更真实的课堂教学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