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流程
《茶叶科学》(CN:33-1115/S)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茶叶科学》现已成为涉茶研究和涉茶产品开发必不可少的重要参考资料,对茶叶科学技术及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适于茶业、农业、饮料、食品和医药等方面的科技人员、大中专院校师生、各级技术行政管理人员等阅读。
1.关键词:3 - 5 个,以“;”分开,左顶格。摘要:50 ~ 200 字,左顶格。
2.请勿一稿多投,3个月没有得到用稿通知,可自行处理。
3.参考文献必须是作者阅读过并对文章有参考作用的主要文献,由著者对照原文核定。未正式出版资料不能作文献引用。
4.本刊优先发表省部级(含)以上各类科研基金项目产出论文(需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和编号)。
5.作者简介放在首页脚注,注明生年、单位、职称和邮编。
铁观音乌龙茶按现行国家标准可划分"清香型"、"浓香型"和"陈香型"3种风味类型。本试验在对安溪铁观音收集和审评分类基础上,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S-SPME/GC-MS)对各茶样进行香气成分检测,并通过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等可视化模式识别方法比较了不同风味铁观音新茶和不同质量等级...
作者:陈林; 林清霞; 张应根; 陈键; 王丽丽; 余文权; 尤志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本研究首先基于溶胶-凝胶方法成功构筑了茚三酮/纳米二氧化钛纳米材料,将其作为纳米显色剂打印在高效薄层板上茶氨酸所对应的比移值(Rf)处。以乙醇:冰乙酸展开体系对适当脱色处理后的茶叶浸出物进行快速薄层直读显色分析。结果表明,在优化后的展开条件下该直读条带能够有效地分离茶叶提取物中多种氨基酸,所构筑的新型纳米显色剂对目标氨基酸...
作者:朱城波; 吴小妹; 冯丽霞; 黄象鹏; 庞林江; 杨虎清; 方正伟; 王颖; 赖姝毓; 张宜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提出一种量化判定乌龙茶产地的方法。共收集主要乌龙茶产区闽南、闽北、广东和台湾等地的代表性乌龙茶样品130个,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检测其没食子酸、儿茶素、咖啡碱和茶氨酸等理化成分的含量。用遗传算法和连续投影算法筛选出重要的化合物,基于这些化合物指标分别用支持向量机、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及随机森林模型对闽南、闽北、广东和台湾4个...
作者:曹琼; 苏欢; 宛晓春; 宁井铭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微生物胞外酶催化动力是黑茶品质形成的关键因素,黑茶产品的后期贮存也会带来黑茶微生物体系的改变。为探讨黑茶的真菌体系对黑茶产品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的影响,本文检索了黑茶真菌污染的研究成果,结果表明多种污染真菌毒素在黑茶样本中有可能被检出,如: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赭曲霉素(Ochratoxins)、呕吐毒素(Deoxynivalenol)等。研...
作者:姜依何; 胥伟; 朱旗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安全性毒理学评价是研究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本文综述了与普洱茶有关的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研究,为认识普洱茶安全性提供参考。急性经口毒性实验显示普洱茶的半致死率(LD50)大于5 000 mg·kg^-1,属于实际无毒级别;28 d或90 d经口毒性试验发现普洱生、熟茶提取物无明显不良效应的剂量分别是1 250和5 000 mg·kg^-1·d^-1;遗传毒性研究表明普洱茶对原...
作者:马燕; 陈立佼; 吕才有; 赵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五天了还是已发回执状态 什么情况?有人知道么
请问茶叶科学杂志投稿时需要附单位介绍信吗?
求助各位学友,还有3天就投稿满一个月了,但是现在目前仍然是初稿待处理,请问这样是不是就没希望了呀。现在想撤稿了,官网也没有撤稿的选项,请问该如何撤稿呢?
茶叶科学杂志审稿较快,14天左右就发回退修,退修之后10天左右再次退修,我吸取上一篇投稿的教训(退修了两次仍未达到要求,退稿了),仔细按照编辑发来的要求修改,顺便提一下,编辑人很好,修改之后很快录用,9个月之后见刊。
退得挺快,挺好的[流泪]
等得好心急哟,编辑大哥大姐们,能不能快点审下我的稿子
各位学友,这个期刊是不是投稿就会通过初审? 看我很多投稿的朋友说,初审后被拒稿的也很多啊……
感觉还是挺难投的,不过编辑老师挺好的。去年八月份投了一篇文章,修改后录用了,今年投了篇,个人感觉比上一次写的好,却退稿了,可能这就是命吧
昨天联系了茶叶科学杂志,杂志社说我的文章还在初审当中,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出结果,好急,菩萨保佑过了,过了
茶叶科学杂志 这个刊物免审稿费,版面费正常,效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