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Score的计算方式和最新变化是怎样的
时间:2025-05-26 11:22:21

CiteScore的计算方式和最新变化是怎样的.jpg

CiteScore 是 Elsevier 于 2016 年推出的期刊影响力指标,其计算方式和最新变化可概括如下:

一、核心计算逻辑

CiteScore 的基础公式为:

CiteScore = 期刊过去四年发表的所有文献在当年的被引次数 ÷ 该期刊四年内的总文献量

例如,2023 年的 CiteScore 计算的是 2019-2022 年发表的文献在 2023 年的被引次数,除以 2019-2022 年的总文献量。

这一方法与早期(2020 年前)的三年窗口相比,延长了统计周期,覆盖更多学科的引用峰值,尤其适合开放获取期刊中多样化的文献类型(如数据论文、会议论文)。

二、最新变化(2023-2025 年)

覆盖范围持续扩大

期刊数量:2023 年 CiteScore 覆盖 29,777 种活跃期刊,较 2022 年增加 1,677 种,其中 2,212 种首次获得 CiteScore。

开放获取期刊:纳入 6,943 种开放获取期刊,占总数的 23.3%,其中 52 种在各自领域排名第一,反映开放获取模式的影响力提升。

学科细分:覆盖 334 个学科类别,历史(1,760 种期刊)成为最大主题领域,体现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性。

动态追踪工具升级

CiteScore Tracker:自 2024 年起,Scopus 平台每月更新期刊的实时 CiteScore 值,允许用户查看期刊在当前年度的被引趋势。例如,某期刊 2024 年 5 月的 CiteScore Tracker 值可反映其 2020-2023 年文献在 2024 年前五个月的引用表现,帮助作者预判投稿潜力。

跨平台整合:与 SNIP(学科归一化影响指数)、SJR(来源期刊排名)等指标深度整合,形成多维评价体系。

数据透明性增强

开放获取类型标注:在 Scopus 来源详情页面明确区分金色开放获取(Gold OA)、绿色开放获取(Green OA)期刊,便于用户分析不同 OA 模式对引用的影响。

自引可视化:新增自引率模块,展示期刊自引次数占总被引次数的比例,帮助识别潜在的引用操纵风险。

对新兴研究形式的支持

预印本纳入试验:2024 年起,部分学科(如医学、计算机科学)开始试点将预印本纳入 CiteScore 计算,但需满足同行评审后正式发表的条件。例如,某医学期刊的预印本在正式发表后,其预印本阶段的引用将被追溯计入 CiteScore。

数据论文权重调整:数据论文的引用权重从 0.8 提升至 1.2,以反映数据共享对科学发现的贡献。

三、关键优势与应用场景

抗波动性与长期评估

四年窗口平滑了短期热点文献的影响,尤其适合数学、基础科学等引用周期较长的学科。例如,某数学期刊的 CiteScore 在 2023 年为 4.2,较 2022 年增长 19%,反映其长期学术积累。

开放获取友好性

纳入会议论文、技术报告等非传统文献类型,更全面评估开放获取期刊的影响力。例如,《BMJ Open》的 CiteScore 从 2019 年的 3.2 增长至 2023 年的 6.8,部分得益于其高比例的开放获取内容。

学科归一化比较

通过 CiteScore 百分位数(如某期刊在学科中排名前 10%),减少不同学科引用习惯差异的影响。例如,某环境科学期刊的 CiteScore 为 5.5,虽低于医学期刊的平均值,但在环境学科中排名前 15%,仍具竞争力。

四、局限性与应对建议

低质量期刊干扰

Scopus 收录的部分开放获取期刊可能因同行评审不严导致 CiteScore 虚高。建议结合 SNIP、SJR 等指标综合评估,或参考中科院分区表中 “On Hold” 预警名单。

自引与跨学科偏差

未完全排除自引,且跨学科比较仍存在误差。例如,某跨学科期刊的自引率高达 30%,可能导致其 CiteScore 被高估。用户可通过 Scopus 的 “自引分析” 功能手动调整。

国际认可度差异

尽管 CiteScore 在欧洲和亚洲广泛使用,但北美部分机构仍偏好影响因子。建议作者根据目标读者和机构政策选择指标组合,例如同时参考 CiteScore 和 5 年影响因子。

CiteScore 通过四年窗口、全面文献类型覆盖和动态追踪工具,成为开放获取时代期刊评价的重要工具。其 2023 年更新进一步强化了对开放获取期刊的支持,并通过预印本试点和数据论文权重调整适应学术出版的新趋势。未来,随着开放获取的普及,CiteScore 需在自引控制、跨学科公平性和国际互认方面持续优化,以更好服务于学术共同体的需求。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其他网络渠道,仅供欣赏,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涉及到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email:qsllxy@163.com),我们核实后会立刻删除。

上一篇:医学期刊分区:从数据清洗到 Top 期刊认定全流程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