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环境科学领域的学术论文时,规范的参考文献格式至关重要,它既能体现论文的严谨性,又便于读者查阅原始资料。不同的环境科学期刊对参考文献格式虽有细微差别,但一般都遵循一定的通用规则,并且对字体字号也有相应要求。
一、常见参考文献类型的著录格式
期刊文章:著录时应按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 [J]. 刊名,年,卷 (期):起止页码的格式书写。例如:(1) 郑明辉,刘芃岩,蔡亚岐,等。环境化学学科发展战略研究 [J]. 环境科学学报,2022,42 (1):1-16。这当中,序号用以区分不同参考文献,主要责任者需列出全部作者(通常不超过三个,超过三个时列前三位,后面加 “等”),文献题名用书名号括起,刊名采用全称,年、卷、期的信息要准确,起止页码务必精确标注,让读者能快速定位原文内容。
图书:格式为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 [M]. 其他责任者 (任选). 版本项 (初版省略).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如:(1) 戴树桂。环境化学 [M].2 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20-130。这里的版本项若不是初版要注明,出版地、出版者和出版年需如实填写,方便他人查找原书籍。
报纸文章:按照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 [N]. 报纸名,出版日期 (版次) 的格式。像:(1) 王亮。我国环境治理取得新成效 [N]. 光明日报,2024-05-10 (01),出版日期精确到日,版次信息也不可或缺,有助于读者在海量报纸资讯中定位到目标文章。
析出文献:其格式为 (序号)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 [A]. 原文献主要责任者 (任选). 原文献题名 [C].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例如:(1) 李华。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A]. 王强。环境科学与工程前沿研究 [C]. 北京:科学出版社,2023:56-65。这类文献涉及从某一合集或著作中析出的特定篇章,原文献与析出文献的关键信息都要完整呈现。
电子文献:一般记为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 [文献类型标识 / 载体类型标识]. 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 / 引用日期 (任选)。如:(1)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24 年环境科学研究热点 [EB/OL].https://www.cses.org.cn/hotspots/2024,2024-12-01/2025-01-10。由于电子文献来源广泛、更新频繁,其可获取地址与日期信息尤为重要,能确保读者找到最新、最准确的资料版本。
二、字体字号要求
“参考文献” 四字:通常独占一行,设为 3 号黑体,醒目地标示参考文献板块开端,其后紧跟冒号,与具体文献内容隔开。
具体内容
中文:正文使用五号宋体,笔画清晰、易于辨认,在有限的页面空间内保证信息密度与可读性。
英文:全部采用 Times New Roman 字体,字号同样为五号,与国际学术排版惯例接轨,确保英文文献信息的规范展示。
数字和字母:也统一用 Times New Roman 字体、五号字,保持整体视觉协调,无论是页码、年份还是文献编号,都整齐划一。
标点符号:严格遵循英文半角符号书写规范,逗号、句号、冒号等标点在文中使用后空一个字符,避免拥挤,使参考文献排版疏朗有序。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各环境科学期刊都有自己的风格与要求,上述只是常见通用规范。比如《环境科学与技术》明确要求文章中的参考文献按国标执行,投稿作者在准备稿件时,务必仔细研读目标期刊的投稿指南,逐条核对参考文献的格式、字体字号等细节,确保符合期刊要求,提升论文录用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