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 “联系上下文” 的教学价值与实践策略
时间:2025-01-07 14:56:57

探寻 “联系上下文” 的教学价值与实践策略.jpg

在语文教学里,“联系上下文”能够开启学生理解文本、提升语文素养。它不仅仅是一种阅读技巧,更是贯穿语文学习全过程的重要理念,承载着深厚的教学价值,亟待教师们深入挖掘并巧妙运用到教学实践之中。

一、“联系上下文” 的教学价值

(一)助力精准理解词句含义

语文教材中的文本,犹如一座神秘的宝藏,词句则是其中闪闪发光的珍珠,而上下文就是串联珍珠的丝线。许多字词在不同语境下有着千差万别的含义,脱离上下文,学生往往只能望文生义。例如古诗《泊船瓜洲》中的 “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 “绿” 字为何成为千古名句?单纯看这个字,学生或许只能理解其本义 “绿色”,但联系上下文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便能知晓诗人王安石历经仕途坎坷,再次乘船路过瓜洲时,看到春风吹拂下江南大地绿意盎然的生机勃勃之景,心中涌起的那份对故乡的思念与期盼归乡之情,使得 “绿” 字被赋予了动态、鲜活的生命力,将无形的春风化为可视可感的绿意,精准地传达出诗人复杂的心境。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深刻领悟到词句在特定语境中的丰富内涵,逐渐练就透过字面探寻深意的 “火眼金睛”。

(二)促进文本整体把握

一篇优秀的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段落与段落之间、句子与句子之间相互关联、层层递进,共同服务于文章主旨的表达。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阅读,能帮助他们像拼图高手一样,将零散的文本片段拼凑成完整的画面,把握文章的脉络与架构。以经典散文《背影》为例,文中四次描写父亲的 “背影”,若孤立地看待每一次描写,学生只能捕捉到碎片化的画面,而联系上下文,他们会发现从开篇对家境惨淡、父子分别背景的交代,到车站送别时父亲蹒跚着穿过铁道为 “我” 买橘子的艰难背影,再到后来 “我” 在泪光中忆起的背影,直至文末多年后 “我” 对父亲背影的怀念,这一系列 “背影” 描写贯穿全文,串联起父子间情感从隔阂、感动到思念的变化历程,凸显出父爱的深沉与伟大。学生借此学会从整体视角审视文本,明晰各部分与整体的依存关系,提升归纳总结能力。

(三)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联系上下文阅读本质上是一个逻辑推理的过程,要求学生依据文本已有的信息,推导未知、衔接前后,构建起合理的意义链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逻辑思维不断得到锤炼。当阅读一篇议论文时,如《敬业与乐业》,文中提出论点后,各段落从不同角度展开论证,有的通过举例说明,有的引用名言阐释,学生必须联系上下文,理清论据与论点之间的逻辑关联,思考作者为何在此处选用这个论据,它是如何支撑论点的,以及前后论证环节是怎样层层推进的。长期进行这样的训练,学生能够逐渐掌握分析问题、组织思路的方法,思维愈发缜密,在写作表达时也能做到条理清晰、论证有力,让自己的观点如灯塔般穿透文字迷雾,为读者指明方向。

二、“联系上下文” 的实践策略

(一)巧用教材,搭建训练阶梯

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也是培养 “联系上下文” 能力的优质资源宝库。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文本,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循序渐进的训练环节。对于低年级学生,可从简单的词句入手,如在学习《四季》一文时,文中 “草芽尖尖,他对小鸟说:‘我是春天。’” 教师引导学生联系上文 “草芽” 的形态特点,以及下文其他季节代表事物的描述,明白作者是如何通过形象的事物描绘四季特征的,初步建立上下文关联意识。随着年级升高,进入中年级,教材中的课文篇幅增长、内涵加深,像学习《蝙蝠和雷达》,教师可设置问题:“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得到什么启示发明了雷达?请找出文中描写蝙蝠飞行特点与雷达工作原理的段落,联系起来说一说。” 促使学生在段落间建立联系,梳理知识脉络。到了高年级,面对复杂的文学作品,如《红楼梦》(节选),教师要求学生分析某一人物形象时,引导他们全面联系该人物在不同章节、不同场景下的言行举止、心理活动等描写,深入探究人物性格的多面性与复杂性,让学生在教材的梯度训练中,逐步攀登 “联系上下文” 能力的高峰。

(二)创设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枯燥的阅读训练容易让学生心生厌倦,而生动有趣的情境则能如磁石般吸引他们主动投入到联系上下文的探究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资源,为课文创设鲜活的情境背景。在教授《桂林山水》时,播放桂林山水的绝美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 “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的意境,随后抛出问题:“作者为何将漓江的水比作无瑕的翡翠?联系上下文,看看周围的山、天、云等景色与这绿水是怎样相互映衬的。” 学生在视觉冲击与问题驱动下,兴致盎然地深入文本,挖掘文字背后的联系。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如在学习《将相和》时,让学生分别扮演蔺相如、廉颇等角色,模拟文中场景对话,在表演过程中,学生为了准确把握角色情感、语言逻辑,必然会主动联系上下文揣摩人物性格特点、事件发展脉络,使阅读不再是被动接受,而是充满趣味的主动探索。

(三)小组合作,碰撞思维火花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交流碰撞的平台,能极大地拓展 “联系上下文” 的思维广度与深度。教师将学生分组,布置阅读任务,如阅读《跨越百年的美丽》,各小组探讨居里夫人 “美丽” 的内涵。每个小组成员先独立阅读,圈画出自己认为体现居里夫人美丽的词句段落,再通过小组交流,分享各自的发现,共同联系上下文分析这些词句背后所蕴含的精神品质、人生追求。在讨论过程中,有的学生从居里夫人科研过程中的艰辛付出联系到她坚定的信念;有的从她面对荣誉的淡泊态度联系到她高尚的人格。不同观点相互启发,学生们如同置身于一场思维的盛宴,既能从他人视角丰富对文本的理解,又能在交流中强化联系上下文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让阅读的乐趣在合作中加倍绽放。

“联系上下文” 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蕴含着无尽的教学价值。教师们只要精准把握,巧妙运用上述实践策略,就能引领学生在语文学习的海洋中乘风破浪,借助这把钥匙打开一扇扇知识与智慧的大门,畅享阅读的魅力,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其他网络渠道,仅供欣赏,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涉及到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email:qsllxy@163.com),我们核实后会立刻删除。

上一篇:如何对材料科学与工程论文进行修改

下一篇:论文署名与地址格式优秀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