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投稿过程中,避免陷入非法期刊陷阱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方法:
一、了解期刊合法性的判断标准
刊号查询
国内合法期刊都有国内统一刊号(CN)和国际标准刊号(ISSN)。可以登录国家新闻出版署官方网站(https://www.nppa.gov.cn/)进行查询。通过在网站的相关查询入口,输入期刊的刊号等信息,核实期刊是否在国家新闻出版署登记备案。例如,如果一本期刊声称是学术期刊,但在新闻出版署网站上无法查到其刊号相关信息,那么它很可能是非法期刊。
期刊主管和主办单位核实
合法期刊一般都有明确的主管单位和主办单位。可以通过官方渠道,如部门网站、单位官方网站等,查询主管和主办单位是否真实存在并且与期刊的关联是否属实。例如,某一学术期刊声称由某知名大学主办,但经过向该大学核实,大学表示并无此期刊,这就表明该期刊可能是非法的。
数据库收录情况
正规的职称论文期刊通常会被一些权威的数据库收录,如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维普资讯等。如果一本期刊不在这些主流数据库中,或者声称被收录但在数据库中无法找到其内容,那就要警惕其合法性。不过,要注意的是,有些新办期刊可能还在申请收录过程中,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
二、关注期刊质量和信誉相关细节
文章质量和学术规范
合法的学术期刊通常有严格的审稿流程,文章质量较高,在学术规范上也比较严谨。例如,论文的格式、引用标注等都符合学术要求。如果发现期刊中的文章错别字较多、逻辑混乱、缺乏学术深度,或者存在大量抄袭、拼凑的现象,那么这本期刊很可能是非法的。
期刊的发行周期和历史
正常的期刊有相对固定的发行周期,如月刊、双月刊、季刊等。如果期刊的发行周期不规律,或者无法提供以往的发行记录,这可能是一个问题。另外,查看期刊的历史也很重要,新办期刊可能存在一定风险,但如果是突然出现且没有任何背景信息的期刊,更要谨慎对待。
期刊的定价和收费方式
一般来说,合法期刊的定价会在合理范围内,并且收费方式比较规范。如果某期刊收费过高,或者以各种奇怪的名义收取费用,如声称需要缴纳高额的 “版面加急费”“会员费” 等额外不合理费用,就有可能是非法期刊在谋取不正当利益。
三、投稿渠道的选择
通过单位推荐渠道
许多单位(如高校、科研机构等)会和一些正规的期刊建立合作关系,或者有推荐的投稿目录。优先选择单位推荐的期刊投稿,这些期刊一般经过了单位的初步筛选,相对比较可靠。例如,某高校会定期发布内部的学术期刊推荐列表,教师在投稿职称论文时可以优先考虑这些期刊。
直接向期刊官方投稿
找到期刊的官方网站进行投稿是比较安全的方式。但要注意识别官方网站,避免误入假冒网站。真正的官方网站一般可以通过搜索引擎(如百度学术、谷歌学术等)查找期刊官方联系方式,然后通过官方联系方式找到官方网站。同时,官方网站的域名通常和期刊名称有一定关联,且网站设计比较正规,会有详细的投稿须知、期刊介绍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