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方向论文 现状、难题与出路 上
时间:2024-12-28 14:05:19

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方向论文 现状、难题与出路 上.jpg

一、引言

大家都知道,现在全球都很看重可持续发展,工业发展也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只追求经济增长,不顾环境了。生态工业园区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一种新的工业发展模式。它的想法是学自然生态系统,让企业之间互相合作,把物质和能量循环利用起来,这样既能发展工业,又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给工业发展找一条新的、更好的路。

二、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现状

(一)国外情况

在国外,好多国家都在搞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而且各有各的办法。比如说丹麦的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区,那里的企业合作得很好。电厂产生的余热,会送给附近的制药厂、炼油厂,还有居民区用,这就把能源充分利用起来了。制药厂的有机废弃物呢,又变成了农场的肥料,形成了一个资源循环的圈子。这样做,企业省钱了,环境也变好了,还带来了不少社会效益,成了其他国家学习的榜样。

德国的鲁尔工业区也很厉害,以前是传统的重化工业基地,污染大、资源浪费严重。后来他们进行生态化改造,保留了一部分重要的工业,同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把工业废弃物重新利用起来,污染也治理得很好,从一个 “工业锈带” 变成了 “生态绿带”。荷兰、瑞典等国家也根据自己国家的情况,打造出了不同类型的生态工业园区,像荷兰的农业和工业共生园区、瑞典的可持续能源园区,都给全球的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提供了不少经验。

(二)国内情况

在咱们国家,这几年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发展得也很快。出台了很多政策和规划,支持各地建设生态工业园区。现在已经有很多这样的园区了,分布在不同的地方,涉及化工、钢铁、有色、建材、机械、电子、纺织等好多工业领域。

这些园区的建设模式不太一样。有的是靠当地的大型企业,这些大企业有很强的吸引力,能把上下游的小企业聚集在周围,形成一条生态产业链。比如一家大型钢铁企业周围,会有一些小企业做矿石精选、废钢回收、炉渣利用、焦炭生产等业务,它们和钢铁企业互相交换物质和能量,让资源循环利用,废弃物也减少了。

还有的园区是把分散的小企业整合起来,根据它们之间的产业联系和资源互补性,统一规划布局,形成共生型的生态工业园区。这些园区会建立废弃物交换平台和能源共享网络,让企业之间能互相利用废弃物和副产品。比如说在一些化工园区,企业生产的硫酸、盐酸、烧碱等原料可以互相调配使用,既省了买原料的钱,又减少了废弃物处理的麻烦和环境风险。

另外,有些传统工业园区通过升级改造,引入新的生态工业理念和技术,加强环境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也慢慢变成了生态工业园区。在改造过程中,它们会淘汰落后的产能,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和节能减排措施,让园区的生态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都提高了。

(三)建设模式与效益评估

建设模式分类

依托型模式:这种模式就是以一个大型企业为核心,这个大企业很厉害,能控制整个产业链。它给其他企业提供主要的原材料、能源或产品,其他中小企业就围着它转,给它提供配套服务和产品,同时利用大企业产生的废弃物和副产品当自己的原料,这样大家都能受益,资源也能循环利用。就像在某个石化园区,一家大炼油企业旁边有很多做化工产品深加工、助剂生产、塑料加工的小企业,炼油企业的废弃物经过处理后,就成了小企业的原料,大家的成本都降低了,园区的资源利用效率也提高了。

共生型模式:共生型生态工业园区里的企业,没有谁是绝对的老大,它们是互相平等的。这些企业在产业类型、生产工艺、资源需求等方面能互相补充,通过商量合作,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废弃物交换、能源共享、资源互补的关系,形成一个互利共生的网络。在这个网络里,每个企业既是资源的生产者,也是消费者,大家一起合作,让资源利用达到最大化,废弃物排放达到最小化。比如在一个食品加工生态园区,食品企业的有机废弃物给生物发酵企业当原料,生产沼气和生物肥料,生物发酵企业的沼渣、沼液又回到农田当肥料,实现了农业和工业的循环,同时园区里的企业还一起共享能源,降低了能源成本。

混合型模式:混合型生态工业园区结合了依托型和共生型的特点,既有以大型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又有企业之间跨产业的废弃物交换、资源共享和技术合作形成的共生网络。这种模式很灵活,能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把不同的模式组合起来,形成自己独特的产业生态体系。比如在一个综合工业园区,有大型钢铁企业的产业集群,内部实现了资源高效利用,同时还有化工、建材、机械等企业之间的共生网络,化工企业的废硫酸给钢铁企业用,钢铁企业的炉渣给建材企业当原料,让不同产业之间协同发展,资源综合利用。

效益评估维度

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生态工业园区通过搞循环经济和优化产业共生关系,在资源利用上有了很大进步。在用水方面,很多园区用了中水回用、雨水收集利用、循环冷却等技术,让工业用水能多次循环使用,新鲜水用得少了,重复利用率提高了。在能源利用上,企业通过回收余热余压、建设分布式能源系统、进行能源梯级利用等,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也减少了,能源供应更可持续了。在原材料利用上,因为有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产业共生网络,企业能把其他企业的废弃物和副产品当原料,减少了原材料采购量和废弃物产生量,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环境污染减排:生态工业园区对减少环境污染也有很大作用。通过控制污染源头、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完善废弃物处理设施等措施,园区内企业的污染物排放强度明显降低了。在废气治理方面,用了先进的脱硫、脱硝、除尘技术和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技术,减少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VOCs 等污染物的排放。在废水治理方面,建设了污水处理厂和中水回用设施,推行清洁生产工艺,让废水达标排放并实现资源化利用,减少了对水环境的污染。在固体废弃物处理方面,加强了分类收集、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提高了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减少了填埋和焚烧量,降低了对土壤和大气环境的污染风险。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还推动了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一方面,淘汰了落后产能,限制了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发展,让传统产业向绿色转型和升级改造。企业在建设生态工业园区的过程中,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加强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了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市场竞争力也增强了。另一方面,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带动了新兴环保产业、循环经济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绿色产业的发展,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绿色产业不仅给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提供了技术和产业支持,也为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其他网络渠道,仅供欣赏,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涉及到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email:qsllxy@163.com),我们核实后会立刻删除。

上一篇: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方向论文 现状、难题与出路 下

下一篇:概念界定清晰性对论文有哪些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