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社会心理学里群体行为研究的论文,得一步一步来,稳稳当当地推进。
第一步,定好研究啥。选一个具体的群体行为,像大家一起做决策、群体有多团结、人在群体里是不是爱从众,或者群体之间闹矛盾这些事儿。选的时候要琢磨琢磨,这事儿值不值得研究,能不能真的去研究它。
第二步,查资料。把以前别人在这方面做的研究都找出来看看,知道人家都研究到啥程度了,用了啥办法,有啥观点。这么做能帮你找到自己研究从哪儿下手,还能让你不做重复的事儿,也给你的研究找些理论依靠和思路。看资料的时候,要挑挑刺儿,说说以前研究好在哪、不好在哪,这样才能显出你研究的新和必要。
第三步,想好要研究啥问题,再猜猜结果。根据你看的资料和自己的兴趣,把研究问题弄清楚。这问题得明明白白的,能回答出来,还得能通过实实在在的研究去验证。然后,根据问题猜一猜可能的结果,这就是研究假设,得用肯定的话把变量之间的关系说出来。
第四步,挑个合适的研究办法。研究群体行为的办法不少,像做实验、搞调查、去观察,还有分析具体案例。
做实验的话,你能自己动手改变一些条件,看看结果咋变,这样能弄清楚原因和结果的关系,不过这办法可能不太能用到现实里。
调查呢,就是发问卷或者找人聊天来收集数据,能知道大家的想法和做法,但是被调查的人说的不一定是真的。
观察就是直接看群体的行为,能看到很多细节,可观察者自己的想法可能会影响看到的东西。
案例分析是仔仔细细研究一个或者几个群体的事儿,能把里面的规律找出来,就是结果可能不太能用到别的地方。
第五步,把研究咋做设计好。要是做实验,得定好要改变啥、看啥变化、控制啥条件,把实验的步骤都想好,像找哪些人来做实验、怎么分组、准备啥材料、怎么控制环境这些。要是调查,就得设计好问卷或者访谈的内容,定好调查谁、找多少人、咋选这些人。要是观察,就得想好观察啥、咋记录。设计的时候,得把可能影响结果的因素都想到,想法子控制住,保证研究靠谱。
第六步,收集数据。按照设计好的办法去收集数据,要保证数据是真的、准的、全的。做实验得按规矩记录数据,调查得注意问卷发出去能不能收回来、整理好,观察得及时把看到的记下来。
第七步,分析数据。用对的统计方法看看收集来的数据是咋回事。像算算平均数、看看数据之间有没有关系、分析一下原因和结果的关系这些。通过分析,看看之前猜的对不对,找出变量之间的规律,把结果说明白。分析的时候,得选对方法,别把结果看错了。
第八步,说说研究结果。好好分析一下结果,说说这结果在理论上和实际里有啥用。跟以前的研究比一比,说说自己研究好在哪、不好在哪。也得想想研究有啥限制,像找的人是不是能代表所有人、研究办法有没有问题这些,再给以后的研究提点建议。说的时候,得结合理论,把结果的意思说明白,让它更有用。
第九步,写论文。按照学术论文的样子写,一般有标题、摘要、关键词、引言、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讨论、结论、参考文献这些部分。
标题得简单清楚地说研究啥,让人一看就想读。
摘要把研究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简单说一下,让别人能很快知道你研究了啥。
关键词挑几个能说明研究重点的词,方便别人找你的论文。
引言说说为啥研究这个,以前别人研究得咋样,引出自己的问题和假设,给后面做铺垫。
研究方法把研究咋设计、找了谁、用了啥材料、怎么做的详细说说,让别人能照着做。
研究结果用图表或者文字把数据分析结果摆出来,得清楚明白。
讨论深入分析结果,像前面说的,说意义、创新、不足和以后研究方向。
结论总结一下主要发现,回答研究问题,说说研究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把引用的资料按规矩列出来,体现论文的严谨。
第十步,改论文。写完初稿得好好改,看看内容全不全、逻辑顺不顺、语言通不通、格式对不对。可以找老师、同学或者专家帮忙看看,听他们的意见改一改。改的时候注意细节,把论文质量提上去,达到学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