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知识】结构化教学介绍
时间:2024-12-19 12:58:42

结构化教学是一种教学方法。它最初是为自闭症儿童设计的,因为这些儿童在理解环境、规则以及学习内容等方面有困难。通过合理安排教学环境、时间和内容等,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后来这种方法也在其他教育领域得到应用。

一、主要方面

(一)视觉安排

在教室中,会用不同方式进行视觉提示。比如给不同区域贴上颜色标签,像阅读区用红色标签,手工区用绿色标签,这样学生能清楚知道不同区域的功能。对于学习任务,会制作日程表卡片,上面写着一天的课程安排,像语文、数学、体育等课程的时间和名称,学生看了就明白一天的学习流程。

(二)环境安排

教室空间布局会合理规划,有专门的学习区、游戏区、休息区等。学习区还会细分,比如数学学习角放着数学学习材料和工具,像直尺放在有 “直尺” 标签的盒子里,而且盒子放在固定位置,方便学生取用和放回,其他材料也是如此摆放,使教室环境很有序。

(三)常规安排

每天的活动有固定程序,上学后先晨读,接着按顺序上课,每节课间有固定休息时间,放学也有固定时间。活动转换时也有规则,比如下课铃响,学生要先收拾好上节课的东西,再按一定路线去下节课教室,这样能让学生适应学习节奏。

(四)教学内容安排

教学内容会根据学生能力和学习目标来组织。以数学为例,教加减法先从简单的一位数加减法开始,像 1+1、2 - 1 等,之后再教两位数加减法,每个阶段都有练习巩固。语文也是,先教汉字笔画,再教简单汉字,接着是词语、句子,最后是篇章阅读和写作,这样逐步深入,符合学生学习规律。

二、优点

(一)对特殊学生的帮助

对特殊需求学生,像自闭症和智力障碍儿童,结构化教学能提供清晰框架。自闭症儿童通过视觉时间表能了解即将发生的事,减少焦虑。智力障碍儿童能在有序环境里学习生活技能和基础知识,比如穿衣、洗漱等,提高他们的独立性和自理能力。

(二)对学习效率的提升

学生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做、何时做,就减少了干扰,能更专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在相同时间内学到更多知识,学习效果也更好。

(三)对教师教学管理的作用

教师用结构化教学,能更好地安排教学活动,提前准备材料,教学时也能更好地监控学生学习进度和行为表现,方便教学管理,还能根据学生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保证教学质量。

三、应用领域

(一)特殊教育领域

在自闭症儿童教育中,结构化教学能帮他们克服沟通和行为问题,比如通过视觉提示稳定情绪。对智力障碍儿童,能让他们按步骤学习生活技能和知识,更好地适应生活和学习。

(二)普通教育领域

在小学低年级,能帮学生养成学习习惯,比如学会整理书包和准备学习用品。在学科教学中,像科学课教植物生长过程,按种子发芽、幼苗生长等阶段系统教学,还有实验观察活动,让教学内容更有条理,学生更好理解和记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结构化教学通过这些方面,在不同教育领域发挥作用,为学生提供好的学习环境,推动教育发展,帮助学生学习进步。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其他网络渠道,仅供欣赏,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涉及到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email:qsllxy@163.com),我们核实后会立刻删除。

上一篇:【论文知识】结构化思维 构建逻辑清晰、高效有序

下一篇:SCI论文标题创作的常见陷阱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