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主题和目标钉得死死的
想当年我开始拟提纲的时候,可没少走弯路。最开始选主题那叫一个随意,就说自己想写计算机方面的,可这范围大得没边儿。后来我就明白啦,得具体,就像我最后确定的 “基于软件定义网络的校园网流量优化策略研究”。这时候就得琢磨这个主题能解决啥实际麻烦,对我来说,就是能让校园网不那么堵,老师同学们上网都能顺顺当当,还能给其他类似网络管理提供个参考。所以大家选主题别偷懒,一定要精准定位,把研究的目标和意义都想清楚,这样后面写起来才有方向。
二、先在文献的海洋里 “捞一捞”
主题定了,我就一头扎进文献里了。学校图书馆的书、知网万方这些数据库里的论文,我都没放过。就拿我研究校园网流量优化来说,我把关于软件定义网络咋回事、以前那些网络流量优化的算法,还有咱们校园网自己啥特点的文献都找了出来。找完可不算完,还得筛选,把有用的留下,再按照不同的类别整理好。我把软件定义网络架构的放一堆,网络流量监测分析方法的放另一堆。这么一整理,我就知道前人都做到啥程度了,有啥没解决的问题,这就给我写提纲提供了好多灵感,知道从哪儿下手了。
三、搭起提纲的 “骨架子”
引言部分
背景得讲清楚:我写校园网流量优化的时候,先把校园网现在的状况说了说,什么人多了、用的软件也五花八门,流量管理太难了,然后又提到软件定义网络这个新技术,就好像是解决问题的 “救星”,这么一写,背景就有了。
目的和意义不能含糊:我直接就说我要设计个校园网流量优化的策略,这就是目的。然后说这个策略能让校园信息化建设更上一层楼,还能给网络技术创新加点料,这意义不就出来了嘛。
问题和假设也得有:我当时就问自己 “咋用软件定义网络把校园网流量合理地分配呢?” 这就是研究问题。然后我根据自己学的知识猜了一下,“要是用个特定的流量调度算法,说不定能把校园网高峰时候的堵塞情况变好”,这就是假设啦。
相关理论与技术基础部分
软件定义网络原理要吃透:我花了不少时间研究软件定义网络,把它的数据平面、控制平面、应用平面都是干啥的,相互之间咋配合都搞明白了,这样后面设计流量优化策略心里才有底。
网络流量优化理论得明白:像网络流量优化是啥,有哪些指标能衡量优化得好不好,以前都有啥老方法,这些我都在提纲里写了。还分析了这些方法在校园网里用起来行得通不,有啥毛病,这都是为了后面做铺垫。
校园网特点心里有数:我把校园网的拓扑结构画了画,又想了想同学们上网都啥时候上、喜欢干啥,还有教学时候对网络有啥特殊要求,这些特点对我设计流量优化策略影响可大了,必须写进提纲。
研究方法部分
算法设计要详细(如果有):我要是设计流量调度算法,就在提纲里把算法的输入是啥、输出是啥,每一步都干啥,核心的计算逻辑是啥,都仔仔细细地写了。就像我设计那个基于流量优先级和链路负载均衡的调度算法,我就说明白了怎么给流量分个三六九等,怎么看链路忙不忙然后分配流量。
实验设计要周全(如果做实验):我写为啥要做这个实验,就是为了看看我设计的算法好不好使。实验对象我选的是校园网里的一个小区域网络,实验环境里的服务器、交换机这些硬件,还有网络模拟器、流量监测工具这些软件我都列出来了。实验步骤从咋把网络环境搭起来,到算法参数咋设置,数据咋收集,都写得清清楚楚,还有用啥指标评估实验结果,我都想好了。
系统开发要规划(如果搞开发):要是开发校园网流量优化系统,我先把系统的架构图画出来,每个模块干啥,模块之间咋联系都写明白。像流量监测、调度、用户管理这些模块都不能少。开发用啥工具、啥技术,编程语言选啥,数据库用哪个,网络编程框架是啥,我都在提纲里定好了。还有实现过程里可能碰到的难题,比如咋和原来的校园网设备和平共处,怎么保证系统又快又稳,这些也都得考虑到。
研究结果与分析部分
数据展示要直观:我打算用图表来秀我的研究结果,柱状图用来比不同算法下网络延迟的快慢,折线图用来看看带宽利用率随时间咋变。这些图表的标题、坐标轴标签带好单位,再加点注释,让别人一看就懂。
结果分析要深入:光有数据可不行,还得说说为啥数据是这样。我得分析我设计的算法在不同网络忙闲情况下表现咋样,为啥有时候表现好,有时候不给力。再和我最开始预期的目标比一比,看看达标了没,如果没达标,是哪儿出了问题,得想个改进的办法。
讨论与结论部分
结果讨论要全面:我得看看前人的研究成果,和自己的比比。说说我这个研究有啥新点子,像我用了个更聪明的流量分类办法,或者调度策略更灵活了,这些都是亮点。当然,也不能光说好听的,自己研究的不足也得承认,比如算法在网络流量特别极端的时候不太稳,系统要想扩大规模还得费点心思。
研究结论要简洁:我就把我研究的主要成果总结一下,回答开头提的研究问题,“我搞了个基于软件定义网络的流量调度算法,校园网流量确实优化了,网络延迟平均降了 X%,带宽利用率升了 Y%”。再强调一下我这个研究多重要,“给校园网管理找了个好办法,也给软件定义网络在校园网里的应用攒了点经验”。
未来展望不能少:最后根据自己研究的结果和不足,说说以后能咋研究。比如把算法再优化优化,让它啥样的网络环境都能应付;把流量优化策略用到校园网的无线部分;再琢磨琢磨和 5G、边缘计算这些新玩意儿咋结合,给后来人指个路。
四、给提纲 “添肉补疮”
段落层次分得清
我在每个大的部分下面,又分了好多小段落。就像在 “研究方法 - 实验设计” 里,我分成 “实验目的是啥”“为啥选这个实验对象”“实验环境咋搭的”“实验步骤一步一步咋走”“评估指标咋定的” 这些小段落。这样提纲看起来就有条有理,写论文的时候也知道每个小段落该写啥。
逻辑关系理得顺
我检查了好多遍提纲,就怕各部分之间或者段落之间逻辑不通。我得保证从开头引言到最后的结论,就像讲故事一样顺溜。“研究方法” 得是为了 “研究目的” 服务的,“研究结果” 得是 “研究方法” 的必然产物,“讨论与结论” 得是根据 “研究结果” 想出来的。这样整个提纲才是个有机的整体,写出来的论文才让人看得明白。
五、反复检查修改提纲
内容完整很重要
我检查提纲的时候,就怕漏了啥。研究背景、目的、方法、结果、讨论、结论这些都得有。要是在 “相关理论与技术基础” 里少写了关键的理论或者技术,论文就像缺了胳膊少了腿,站不住脚。
合理性得好好琢磨
我得看看提纲合不合理。研究方法是不是能行得通,研究目标是不是定得太高或者太低,每个部分占的篇幅是不是合适。要是研究目标太远大,本科论文这点时间和篇幅根本搞不定;要是 “研究结果与分析” 写得太短,研究成果都展示不清楚,也不行。
格式规范别小瞧
最后我还检查了提纲的格式,一级标题用 “1”“2”“3”,二级标题用 “1.1”“1.2”“2.1”,三级标题用 “1.1.1”“1.1.2”“1.2.1”,这样看起来清楚。标题也不能太长太啰嗦,得能一下就说出这部分是干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