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那宛如神秘战场的重症监护病房中,每一位危重病人都似在狂风暴雨肆虐的茫茫大海里漂泊的孤舟。他们脆弱的生命在黑暗与死亡的漩涡边缘剧烈摇晃,随时可能被无情吞噬。而医护人员,便是那永不熄灭的灯塔守护者,以无尽的耐心、细心和爱心,为这些在生死线上挣扎的生命点亮希望之光,指引他们穿越惊涛骇浪。
生命体征是医护人员洞察病情的关键窗口,犹如航海者观测天象、水流一般,任何一丝微妙变化都可能预示着即将来临的风暴。心率,那是生命的鼓点,每一次跳动都承载着身体的信息。正常的心率宛如规律的海浪拍岸,节奏稳定而有力。然而,当心率出现异常,就像是平静的海面突然涌起的狂澜。心率过快,或许是身体遭受感染侵袭,如同外敌来犯,引发身体应激反应,使心脏如拉紧的弓弦般加速跳动;亦或是心脏自身机能出现问题,像机器的齿轮有了磨损,比如心肌病变,让心脏不得不加快运转来维持供血。而心率过慢,则似帆船失去了风的助力,往往是心脏传导系统这一 “动力传输链条” 出现故障,导致血液无法及时、充足地输送到各个器官。肾脏、大脑等重要器官就像干涸的农田,因缺水而面临功能受损的危机。
血压,这一血管内血液流动的压力指标,如同船只航行时的水压平衡,关乎着生命之舟的安危。低血压如同水流压力过低,养分无法顺畅送达各个角落,肾脏会因缺血而变得虚弱,功能逐渐减退,大脑也会因供血不足而陷入昏沉,仿佛航行中的船只失去了动力。高血压则截然相反,过高的压力让心脏和血管承受着难以负荷的重量,就像紧绷到极限的绳索,随时有断裂的危险,脑出血等严重后果就像汹涌的海啸,可能瞬间将生命之舟淹没。呼吸的观察同样是病情判断的重要一环,呼吸的频率、深度和节律如同海上的风向和风速,蕴含着关键信息。急促而浅表的呼吸,恰似通风不畅的船舱,可能是肺部这座 “生命之帆” 出现了破损,肺炎或者肺水肿等疾病如同狂风撕裂帆布,让呼吸变得艰难。呼吸节律的改变,比如潮式呼吸,这往往是脑部病变影响了呼吸中枢,如同船长失去了对航向的掌控,整个呼吸节奏陷入混乱。体温,这一身体内部的温度计,像是海上气候的晴雨表。发热意味着有感染这个 “无形之火” 在体内燃烧,如同烈日炙烤着船只;而低体温则显示病人身体极度虚弱,可能是休克的前奏,宛如船只在寒冷的海水中逐渐失去温度。
意识状态的观察,宛如在黑暗中摸索病人心灵之窗后的世界。清醒、嗜睡、昏睡、昏迷,每一种状态都是生命之舟发出的信号。原本清醒的病人突然嗜睡,这可能是脑部供血不足的信号,如同船只的导航系统出现故障,也可能是脑血管意外等新病变的迹象。医护人员需要通过与病人简单的交流、观察对疼痛刺激的反应等方式,如同经验丰富的水手解读复杂的航海图,准确判断病人的意识水平。瞳孔的变化更是不容忽视,它就像黑暗中的信号灯,大小和对光反射情况都蕴含着关键信息。双侧瞳孔不等大,那可能是颅内压增高导致脑疝的危险信号,这是万分紧急的情况,如同船只遭遇了暗礁,必须立即处理,否则生命之光将迅速黯淡。
在护理工作中,保持呼吸道通畅是首要任务,就像确保船只的通风管道畅通无阻。对于那些无法自主咳痰的危重病人,吸痰操作需要护士高度专注且技巧娴熟。护士会先轻柔地将吸痰管插入合适深度,这个深度是经过精确评估的,如同经验老到的水手测量水深一样,太深可能损伤气道,如同破坏通风管道的内壁,太浅则无法有效吸痰,就像清理工具无法触及堵塞物。在吸痰过程中,护士会依据痰液的黏稠度和量,精细地调整吸痰压力,一般来说,成人的吸痰压力控制在 300 - 400mmHg 之间。每一次吸痰动作都要迅速而轻柔,避免长时间刺激气道引发病人呛咳或损伤气道黏膜,就像小心翼翼地清理珍贵文物上的灰尘,不能有丝毫马虎。同时,给病人安排合适的体位也非常重要,半卧位时,护士会使用专门的体位垫,将床头摇高至 30° - 50°,确保病人的身体保持稳定舒适的状态,能像通畅的河道一样自由呼吸,这样能减少误吸的风险,有利于痰液引流,如同调整船头方向,让风更顺畅地推动船只前行。
皮肤护理同样是护理工作的重点,长期卧床的危重病人,身体与床面长时间接触,就像船只被固定在礁石上,不断受到摩擦力、压力等 “海水侵蚀”。护士会定时为病人翻身,每两小时一次,如同定时检查船只的磨损情况,防止局部皮肤长期受压形成压疮。在翻身过程中,护士会小心翼翼地抬起病人身体,避免拖拽,防止皮肤擦伤,就像搬运易碎的珍宝,轻拿轻放。对于骶尾部、足跟这些容易受压的部位,使用气垫床、减压垫等减压设备,这些设备的材质柔软且具有良好的减压性能,就像给船只容易受损的地方加上防护层。而且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每天至少用温水为病人擦拭身体一次,尤其是容易出汗的部位,如腋窝、腹股沟等。对于失禁的病人,会及时更换尿布或床单,避免尿液、粪便等对皮肤的刺激,让皮肤始终处于良好状态,如同保持船只的外壳光鲜亮丽,防止海水腐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