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前文已述 Sci 论文写作前准备及投稿初始步骤,现深入探讨投稿后的审稿流程及作者应对之策。
二、审稿流程
(一)初审
编辑初审
投稿后,期刊编辑率先初审。检查论文格式是否合规、内容是否完整、主题是否契合期刊范畴。
若存在明显问题,如格式混乱、内容缺失或主题不符,编辑可能直接拒稿,不送外审。
查重
众多期刊初审时查重,确保论文原创性。若重复率超阈值,编辑或要求修改或直接拒稿。
(二)外审
审稿人选定
论文过初审,编辑选合适审稿人。审稿人通常为领域专家,具丰富经验与专业知识。
编辑依论文内容、关键词等从审稿人库挑选,也可能邀作者推荐,但最终选择权在编辑。
审稿进行时
审稿人收稿后在规定时间评审。从创新性、科学性、逻辑性、实用性等评价,指出优缺点并提修改意见。
审稿人出具详细报告,含各部分评价、总体评价及是否建议录用等。
(三)终审
编辑综合意见
审稿完成,编辑汇总意见分析。依此决定论文命运,即录用、返修或拒稿。
作者返修
若需返修,编辑反馈意见给作者,作者依之修改。修改后在规定时间返稿,附详细修改说明,阐述对每条意见的回应与修改情况。
再次审稿
返修论文可能再送原审稿人或新审稿人评审,确保质量与修改达标。满意则可能录用,否则或再返修或拒稿。
三、应对策略
(一)正视审稿意见
审稿意见旨在助提升论文质量,作者应以积极态度对待,认真研读理解。
勿抵触,对有疑义的意见可与审稿人沟通,了解背景意图后再定修改方案。
(二)针对性修改
针对意见逐一修改。能接受的积极采纳,有疑问的沟通后决定。
修改时保持论文逻辑结构,避免因过度修改引发新问题。
(三)撰写修改说明
返稿时附详细说明,清晰阐述对每条意见的回应与修改情况,让编辑和审稿人明晰改进之处。
语言简洁诚恳,表达对审稿人工作的感激与尊重。
四、论文发表
(一)录用通知
论文通过终审,作者获录用通知,含发表时间、版面费等信息。
作者收到后按要求回复并办理手续,如缴纳版面费。
(二)排版校对
编辑对录用论文排版,使其符合期刊格式。排版中可能与作者沟通核实细节。
作者收到校样后认真校对,检查排版与文字错误。校对时谨慎修改,以免影响出版进度。
(三)在线与正式出版
校对后论文先在线发表,供读者查阅下载。在线发表早于正式出版。
随后收录于期刊卷期正式出版,成为永久学术文献,为作者成果作证。
如需了解和提升关于论文发表和期刊投稿成功率方面的问题,请关注期刊家园,联系在线客服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