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种植模式下如何防控病虫害?
时间:2024-10-12 14:21:56

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农业现代化的加速推进,新的种植模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农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病虫害防控挑战。“新种植模式下如何防控病虫害?” 成为农业领域关注的焦点问题。


一、新种植模式下病虫害的特点

设施农业中的病虫害

设施农业在为农作物提供了相对稳定生长环境的同时,也为病虫害的滋生创造了独特条件。在温室大棚等设施环境中,温度和湿度可以人为调控,但如果管理不当,极易引发病虫害。例如,在高温高湿且通风不良的温室中,白粉病、霜霉病等真菌性病害极易爆发。这些病菌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繁殖速度极快,短时间内就能侵染大片作物。同时,害虫在设施内的越冬场所更加稳定,受外界低温等不利因素的影响较小。一些小型害虫如蓟马、蚜虫等,由于食物来源相对单一且集中,繁殖速度加快,且容易在封闭的空间内迅速传播。一旦发生虫害,由于作物种植密度较大且空间有限,害虫能够在短时间内扩散到整个温室,对农作物造成严重危害。

立体种植中的病虫害
立体种植模式打破了传统单一作物种植的格局,将不同作物在空间上进行组合种植。这种模式下,病虫害的传播途径变得更加复杂多样。一种作物上的病虫害很容易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到其他作物上,形成交叉感染。例如,在果树与蔬菜立体种植模式中,如果蔬菜发生了病虫害,害虫可能会借助风力、昆虫媒介或者农事操作过程中的接触等方式迁移到果树上。而且,不同作物的病虫害种类和发生规律差异较大,增加了病虫害防控的难度。在同一空间内,多种病虫害同时存在,相互影响,使得病虫害的防控变得更加棘手。


二、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环境调控与物理防治相结合

在设施农业中,合理调控温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是预防病虫害的关键。通过安装自动通风设备、遮阳网和补光灯等设施,可以根据作物的生长需求和外界环境变化,精准调节棚内的小气候。例如,在白天温度较高时,及时通风降温降湿,破坏病菌和害虫适宜的生存环境,减少病害发生的几率。同时,利用防虫网、粘虫板等物理防治工具进行害虫防治。防虫网可以有效阻挡外界害虫的侵入,而粘虫板则能够利用害虫的趋色性或趋光性,将害虫粘捕,降低害虫数量。在立体种植中,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习性和病虫害发生规律,合理安排种植布局至关重要。通过利用空间隔离原理,将不同作物保持一定的距离,减少病虫害的交叉传播风险。例如,将高杆作物与矮杆作物搭配种植时,合理规划间距,确保通风透光良好,降低病虫害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生物防治新应用
针对新种植模式,开发和应用新型生物防治技术具有广阔前景。利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治地下害虫是一种有效的生物防治方法。昆虫病原线虫能够主动寻找害虫,并进入害虫体内寄生,释放共生细菌使害虫感染患病,最终导致害虫死亡。在立体种植中,可以构建更加多元化的天敌生态系统。例如,在果园与花卉立体种植中,释放捕食螨控制叶螨,捕食螨能够在花卉和果树上自由活动,捕食叶螨,减少叶螨对作物的危害;同时利用瓢虫防治蚜虫,瓢虫成虫和幼虫均以蚜虫为食,能够有效控制蚜虫的种群数量。通过引入多种天敌昆虫,形成复杂的食物链关系,增强生物防治的稳定性和效果。


三、技术集成与农民培训

构建综合防控体系

整合多种防控技术,构建适用于新种植模式的综合防控体系是实现病虫害有效防控的重要举措。将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协同防控效应。在病虫害发生初期,优先采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手段,保护生态环境和有益生物。例如,利用天敌昆虫和性诱剂等进行害虫防控,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当病虫害严重爆发时,合理使用化学农药进行应急防治,但要严格遵守农药的使用剂量和安全间隔期,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同时,结合农业防治措施,如合理施肥、修剪枝叶等,增强作物的抵抗力,提高防控效果。

加强农民培训
农民是新种植模式的实施主体,加强对他们的培训对于病虫害防控至关重要。针对新种植模式下的病虫害防控技术,通过举办培训班、田间学校等方式,向农民传授病虫害识别、防治技术操作等知识。邀请农业专家深入田间地头,现场讲解病虫害的发生特征、危害症状以及防控方法,并进行实际操作演示。例如,组织农民参观设施农业病虫害防控示范基地,让他们直观地了解新技术的应用效果,提高农民的防控意识和技术水平。同时,利用互联网和移动通讯技术,建立线上培训平台,为农民提供随时随地学习的机会,及时解答他们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在新种植模式蓬勃发展的进程中,相关的病虫害防控研究成果不断涌现。通过 “论文发表”,这些成果能够在农业科研领域和实际生产中广泛传播,为更多农业从业者提供参考和借鉴。“论文投稿网站” 为研究人员搭建了便捷的学术交流桥梁,有助于将新的防控理念和技术迅速分享出去。而 “论文发表咨询” 则能够为作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完善论文内容,提高论文质量,促进农业病虫害防控技术在新种植模式下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如需了解和提升关于论文发表和期刊投稿成功率方面的问题,请关注期刊家园,联系在线客服咨询。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其他网络渠道,仅供欣赏,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涉及到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email:qsllxy@163.com),我们核实后会立刻删除。

上一篇: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病虫害精准防控?

下一篇:如何应对气候变化下的病虫害挑战?